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资讯 >> 一位高中生的苏州古桥“连接”之旅
详细内容

一位高中生的苏州古桥“连接”之旅

这个国庆假期,苏州尹山湖美术馆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展览——“连接Connection”苏州古桥主题展。与其他展览不同,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是一位来自苏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卢荻。从小在苏州长大的她,用三年的实地走访与研究,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古桥探索之旅,试图回答一个问题:在今日,我们为何仍需凝望一座座古老的桥?

从兴趣到使命:三年行走绘就“桥之地图”

卢荻自小浸润于苏州的水韵文化之中,对遍布水巷的古桥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这份兴趣逐渐转变为一种责任感。在研究过程中,她发现,苏州的古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枢纽,更是连接经济、情感与文化的纽带。“桥上的雕塑、纹样,因为桥本身的使用而成为‘活着的文物’,”卢荻在介绍策展思路时谈到,“它们承载着乡愁、别离、功名等丰富的文化意象,这是一种跨越古今的连接。”

image.png

为了让更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能像她一样发现古桥之美,卢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,绘制出清晰的“苏州古桥分布导览图”,并为山塘街、平江路等热门街区量身定制了“访桥路线”,让寻桥之旅有迹可循。

image.png

科普与艺术:双重视角下的深度“连接”

展览分为“科普篇”与“艺术篇”两个篇章,全方位展现卢荻对古桥的理解。

在“科普篇”中,她不仅展出了自己拍摄的垂虹桥、宝带桥等代表性古桥的摄影作品,更巧妙地运用透视图原理,在照片上覆以亚克力板,清晰勾勒出石拱桥的力学结构,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古人的建筑智慧。现场定制宝带桥、垂虹桥等印章,吸引了众多孩子“按图索骥”,在游戏中完成了与古桥的第一次“连接”。

image.png

“艺术篇”则更深入地展现了卢荻的人文思考。她以历史上汇聚了无数诗画的“垂虹桥”为轮廓,将历代文人歌咏它的诗文融于一图,视觉化地呈现了千年的文化积淀。

image.png

更引人注目的是,她运用炭笔拓画这一传统形式,将府署桥石狮、吴门桥踏步石上那些被岁月磨砺的纹样“复刻”到了展厅。初看酷似现代菱格图案的踏步石拓片,实则是千年步履打磨出的生活印记,让观众得以亲手“触摸”时间,感受古今生活方式的奇妙连接。

image.png

连接过去,更为了通向未来

展览的尾声,卢荻用一幅艺术创作表达了她对古桥保护的呼吁。她关注到工业园区绿地中残存古桥的去留,也痛心于山塘街野芳浜下已断裂桥梁的废弃。“这些古桥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财富,”卢荻说,“我策展的最终目的,不仅是展示它们的美,更是希望通过我的视角,连接起更多人的关注。让我们在走向未来时,不要遗忘这些连接了我们过去与现在的文明坐标。”

image.png

这场由一个高中生策展的展览,本身就如同一座桥——它连接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与古老文化遗产,也连接了学术研究与公众认知,更试图连接起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。

投稿邮箱:479791849@qq.com

seo seo